
喝了這麼久的葡萄酒,你可曾想過台灣這樣的水果王國,應該可以釀好喝的葡萄酒吧。 如果你也好奇的話,就聽我們娓娓道來吧!
台灣的葡萄酒始於日治時代,日本人將釀酒葡萄引進台灣,才開始了台灣第一座釀酒葡萄園。在地的葡萄酒產業在政府的補助下,一直發展到1996年。直到後來政府停止補助,民營產業無力投資研發新的葡萄栽培與釀酒技術,所以許多釀酒葡萄園逐漸荒廢。釀造葡萄的栽培面積從5,200公頃到後來僅存后里及二林不到40公頃的金香及黑后葡萄。不過這樣的荒廢也不算壞事,如果你瞭解風土地理的話,應該就知道許多農業栽種都會休耕時期,讓土壤休息後更能表現出當地風土的特色。
2002年台灣加入WTO,為了因應國際化與自由化,民營酒廠開始蓬勃成立發展。其中,威石東酒莊就是一個例子。威石東始於楊文彬先生,他從事台灣農業 40 多年,人生中最後一個願望就是凝聚在台灣本地葡萄釀造。於是威石東開始與當地的葡萄農民一起栽培,期望可以一起耕作一起扶持,以有意義的方式保護和回饋給這塊土地。從土壤、葡萄藤到葡萄,威石東一直都是細心傾聽,追求「平衡」,透過生長季節和葡萄培育來表達這個島嶼的獨特個性。自從 2017 年推出首發年份,就在兩年期間拿到 25 項國際知名葡萄酒大賽獎項,2018 年更獲得英國金融雜誌《World Finance》遴選為世界Top 13「最佳新創酒莊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