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8/31(六) 跳躍吧!加那利群島



加那利群島,西班牙語名字「Islas Canarias」據說源自於拉丁語名字「Canariae Insulae」,意思是「多狗的島嶼」。另一個猜測是這裡的狗其實是海豹的一種(canis marinus),目前這種海豹已是極危物種且不在加那利群島生存了。此外,還有一個說法是島上的土著居民,將狗當做一種神聖的動物,與古希臘和古埃及崇拜的狗頭神:阿努比斯,有共同的關聯性。

有趣的是這種和狗的關聯性,也保留在加那利群島的徽章上,徽章上有兩條狗左右護衛者七個島嶼的盾牌及盾牌上的西班牙皇冠。


位於非洲西北岸,與摩洛哥及撒哈拉沙漠隔海相望,擁有長年20度以上的明媚天氣、陽光與海灘,加上物價低廉,一向是歐洲人心目中的避暑勝地。著名作家三毛筆下的《逍遙七島遊》,描寫的正是由七個島嶼組成的加那利群島。


加那利群島是西班牙的海外領土,也是歐盟最外延的特別領域。因地處大西洋,使其有着冬暖夏涼的亞熱帶氣候;這裏沒有冬天,有的是晴空萬里的藍天,和渺無邊際的大海。加那利最大的島嶼是特內里費島(Tenerife)其次為福特彎圖拉島(Fuerteventura)及大加那利島(Gran Canaria),與其餘四個島嶼一樣,它們全都是由火山形成的;世界第三大火山「泰德峰」(Pico del Teide)便坐落於特內里費島上,是加那利群島最重要的地標。


三毛曾這樣描述:「島上的人不但會說話,還有他們自己特別的口哨傳音法。」說的是有「口哨島」之稱的戈梅拉島(La Gomera),這個只有380平方公里,面積第二小的小島,卻蘊藏着深厚的文化技藝 ——口哨語。起源於西元前六世紀,島上的原居民關切人(Guanches)利用吹口哨來傳遞訊息;後來西班牙入侵,口哨語逐漸消失,只剩下老一輩才沿用。口哨語如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,已被列為當地學校必修課程,是世界上唯一得到完善發展的口哨語言。